短路和断路的区别

当我们在编写程序时,经常会涉及到逻辑运算符——“与”、“或”、“非”。而其中最常见的两个是“与”和“或”。在使用“与”和“或”时,可能会出现两个概念:短路(Short Circuit)和断路(Broken Circuit)。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区别。

1. 短路(Short Circuit)

短路指的是逻辑运算中,如果在计算某一项时可以根据前面计算出来的结果确定最终结果时,就会直接跳过后面的计算,这就叫做短路。(注:这里所讲的短路不是指电路中的短路,而是指由于逻辑运算时计算可以被提前停止而产生的现象。)

我们知道,在逻辑运算中,“与”运算符表示两个条件同时成立,才会返回 true;而“或”运算符表示只要有一个条件成立,就会返回 true。例如:

```

if (a > 0 && b > 0) { ... }

if (a > 0 || b > 0) { ... }

```

当执行到上面两个条件语句时,如果 a 小于等于 0,那么无论 b 的值是多少,第一个条件语句都不会执行,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变量大于 0,所以也不可能满足整个条件语句。这就是“与”运算中的短路现象。

同样地,在“或”运算中,如果 a 大于 0,只需要计算 a 的值是否大于 0,就可以确定整个条件语句的结果。这时计算 b 的值是否大于 0 就变得没有必要了。

```

if (a > 0 || b > 0) { ... }

```

以上就是关于短路的详细介绍。下面我们来看看断路。

2. 断路(Broken Circuit)

断路指的是逻辑运算中,如果遇到错误的运算,后面的计算都会被直接停止,整个运算的结果也会变成错误的结果。例如:

```

if (a > 0 && b > c && d != 0) { ... }

```

在这个例子中,如果 a 小于等于 0,那么整个条件语句的计算就会停止,因为前面的计算结果已经不满足整个条件语句。如果 b 小于等于 c,那么整个条件语句的计算也会停止,因为后面的计算完全没有意义了。

另外,如果 b 和 c 的值相等,那么计算 b > c 的结果会是 false,后面的计算也会直接停止。

综上所述,断路和短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虽然它们都可以使得后面的计算被跳过,但它们的实现原理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。程序员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,选择使用不同的逻辑运算符以及相应的短路和断路设计,以提高程序的效率。